less than 1 minute read

  曾经一千次一万次说想离开,等到“最后一天”真的到来,我反而忍不住频频回头。离开校园,并没有想象中那样满满的欢喜,反而像完成一场盛大的告别。朱木的走廊,翠绿的古银杏,伫立着文翁像的池塘,栽着花花草草的四合院,都那么寂静无声。在初夏的微风中,再也没有同学们在操场上奔跑嬉闹的身影,只有树叶在风中沙沙作响。

  毕业后,有的时候觉得在写一些东西时,那些比喻或想法,其实就好像流动的水一样,在我的脑海里涌现。比如,我听到了一首歌,当我想要去思考时,就可以陷在里面,脑海里就会不觉得涌现出画面。 有的歌,就像身处丛林边界,在布满青苔的枯木旁,你闭着眼,有风拂过,风轻柔的,像思念的人,在你的耳边低语,在轻吻你的脸颊,可是你睁开了眼,还是躺在那个地方,树荫和光亮,风停了,不见了。怅然若失。

  当你躺着去想起旧忆,去思念的时候,思念的人,已经化为了风,化为了云,化为了月,填满了你想起的地方。 是否真的有,思念的人,就像灵动自由的风在捉弄,对你低语,对你微笑,我就在这里,你这个笨拙的人,肯定不知道。

  高中三年更像是一场很长的梦,一切开始在中考那个燥热的夏天,一切结束在一个平常的午后。我站在教室的最后一排,看人来人往,突然觉得熟悉的每一个角落都开始变得疏离。我知道这地方再美,也不属于我了。就像课堂上曾偷偷记录过的那句话:“你可以重回过去,可过去已经空无一人。”我再次在这个熟悉的季节回到曾经的班级,那里却不再有熟悉的身影。

  记忆中的校园,是一切普通却让人眷恋的事:灼热的阳光午后,卧在天台拍云的我们,落日里奔跑的篮球少年,晚自习剩下的一盏孤灯,这些碎片像散落的电影胶片,平铺开来每一张都清晰,但拼不完整。

  这一切,曾给笨拙的我们涂上了最绚烂的颜色。而镜头里的我们,一次次看似远离,却也一次次回到起点。

  那日独自走过空荡的走廊,路过没有声音的教室,我在阳光里偷偷感伤了一下。三年的点点滴滴像攥在手里的沙,那一刻全都不可逆地流走。等到楼下传来那个句号般的钟声时,我只能对自己说:“我们真的从这里毕业了,而这里,也再不会是我们的。”

  我以为离歌该是悲壮,其实青春并没有偏袒过谁。我们的青春是痛苦的,也是快乐的。我们以自己燃烧的青春,化作峥嵘岁月,一切点点滴滴,终,归寂于零,只有墙上斑驳的印记,记录着我们来过。

  我们都以为这里是终点站,却没想到,是属于我们花路的起点。那天下午,很多同学录下了一段进校的场景,没有告白,甚至没有声音,纯粹记录。也许十八岁的我们再不会回来,但我们当时肆意大笑、拍翻光影的勇气始终荡气回肠。

  一个教室,一段时光,一群陪你走过命题作文版青春的伙伴。无论走多远,都有一个声音在心底回响:“青春终有散场,但我们都一直向前。”

以上。

祝你早安午安晚安,有趣有盼。

Author: 24届橘君